近年来,在国家“十二五”和“十三五”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病毒性肝炎及肝癌的诊断技术取得了众多原创性成果,高灵敏HBV DNA、HBV-RNA检测试剂、HBcrAg、GP73、肝癌三项(AFP、AFP-L3%、DCP)、肝脏瞬时弹性测定等新技术和手段,对病毒性肝炎及不同肝病临床诊疗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力地促进了肝病的诊疗进步。
8月18日,为推进重大专项成果更快服务于临床,造福广大肝病患者,由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主办,中南大学肝病研究所承办,湖南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和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学术论坛在长沙召开,这是继6月南京站之后又一场精彩学术盛会。
本次会议由“专项”病毒性肝炎诊断课题负责人、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鲁凤民教授,中南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湘雅二医院感染病科主任龚国忠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副教授陈香梅主持本次大会,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牛俊奇、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郑子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授谭德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孙克伟等专家分别授课分享,来自湖南省内外近300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围绕乙肝、戊肝及其相关肝癌的诊治新指标研究等议题,共同探讨科技重大专项成果。
大会主席鲁凤民教授、龚国忠教授分别致辞。鲁凤民教授对会议在长沙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回顾了7年前召开“十二五”启动会与长沙结缘,期待促进重大专项成果在湖南转化、临床实践应用等方面为病毒性肝炎防治贡献更多力量。龚国忠教授对把肝炎领域最新的学术成果带到湖南的专家们表示欢迎,希望重大专项的学术成果在湖南落地开花,将湖南肝病的诊疗技术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1
大咖云集,学术成果精彩呈现
鲁凤民教授以“以专项课题演变看我国乙肝诊断试剂研发进展”为题,介绍了重大专项“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取得的系列成果,这些创新成果的应用,对我国肝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郑子峥副教授介绍了我国戊肝的流行情况及慢性乙肝患者重叠戊肝感染的预后转归情况,及其团队在戊型肝炎诊断新靶标及戊肝疫苗研究中取得的进展。
牛俊奇教授介绍了HBV RNA在临床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通过多项研究证据分析,HBV RNA是代替cccDNA新的病毒学指标,在预测HBeAg血清学转换,预测干扰素疗效,判断停药终点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孙克伟教授做了题为“肝癌早诊三项在肝癌管理中的应用”的报告。他指出,AFP、AFP-L3%和DCP三联检对肝癌的早期诊断、肝癌患者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谭德明教授针对“无创肝纤维化和脂肪肝检测的临床应用”,介绍了多项肝纤维化检测指标,以及瞬时弹性成像技术的应用及其在临床慢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
2
热烈交流,学术氛围满潇湘
论坛环节,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促进肝病诊疗领域技术创新进步”为主题,与会专家、 承担“专项”新试剂研发任务的企业技术代表、学者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对肝病诊断新指标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乙肝诊疗技术的进步对肝炎防治的意义,肝炎防治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临床遇到的疑难肝病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探讨,共同助力湖南肝炎诊疗水平的提升。
大会主席鲁凤民教授表示,期望通过百城肝病学术论坛推动“专项”新指标新技术产品在慢性肝病个体化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及评价,从而为提高我国慢性肝病的整体诊治水平做出贡献。
作为国家“十二五”和“十三五”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相关课题的重要参与者,圣湘生物创新开发出的HBV DNA、HBV-RNA检测试剂(HBV DNA定量检测试剂灵敏度10 IU /ml,高敏HBV RNA定量检测试剂盒灵敏度50 copies/ml),已惠及数千万人群,为慢乙肝患者提供高精度的血清HBV RNA和HBV DNA联合检测方案,重新定义病毒学应答,准确监测评估病毒学应答,提高临床治愈率,辅助判断安全停药,有力助推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控。